第(2/3)页 贝清欢找到了自己的信件,转头看看外面的人。 很意外,是之前一起下乡的知青。 算是认识,但没分在一个大队。 贝清欢过去打声招呼:“刘舫!” 刘舫看见她,很是高兴:“呀,贝清欢啊,回城以后,我还没见过你呢!” 他们一起下乡的地方条件艰苦,有一年他们几个知青偷吃了菌子,食物中毒差点没死了,还是贝清欢用草药救的呢! 这看见了救命恩人,高低得说几句。 刘舫就特意把邮递员自行车停好,来跟贝清欢说话:“你找到工作了吗?” 这是回城的人最常问的问题,就像家属院里大家问“吃了吗”一样。 贝清欢看看他身上的邮递员制服:“我没有。你这邮递员是正式工吧?” “对!我妈托了人,找来找去,也就找了这么一个工作,这几天热,可晒死我了,不过有冷饮补贴,凑合吧!” 刘舫看似抱怨,实则脸上都是骄傲。 贝清欢适时地摆上一点羡慕神情:“还有冷饮补贴啊,真好,不像我,啥也没有。对了,我记得你说过,你跟秦正华是同学?” “是啊是啊,那时候不就是因为你告诉我们,你是秦正华对象,我们才认识的嘛,哈哈,你们结婚了没有啊?” 说起这个,贝清欢是有点无奈的。 她下乡的时候才十六岁,过得小心翼翼。 等到十八岁,知青点大家都混熟了,就有很多男女开始处对象。 有时候不是真想处,就是为了生存。 毕竟,有个男人护着,日子能好过很多。 贝清欢不想处对象,但为了保护自己,只能大肆宣扬自己是有婚约的人。 现在也只能含糊应对:“还没……对了,刘舫,向你打听一个人,你们的同学里面,有叫桃酥的吗?” “桃酥?哪两个字?” “可能是小名,吃的那个桃酥,或者是大名,那可能就是陶渊明那个陶。没事,我瞎问问,你随便想想。” 如果跟秦家顺利退婚,贝清欢是不打算去问这个什么桃酥或者麻饼的。 但现在不是不顺利么。 所以,贝清欢琢磨着,要把梅素琴拿来比较的这个人找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