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剩者为王-《大雍一小兵》


    第(2/3)页

    上谷郡始建于周赧王三十二年,郡治在沮阳县,因其建在大山谷上边而得名。

    上谷郡为燕国北长城的。其地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拥军都山俯视中原,东扼军都陉、军都关锁钥之险,西有小五台山与代郡毗邻,汇桑干、洋河、永定、妫河四河之水,踞桑洋盆地之川。

    这里历来为中原百姓与草原部落杂居,属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可耕地较少,但是地势的确又非常重要,是防御北方草原部落南下的要地,所以能够拿下一半的上谷郡,皇甫坚觉得,是值得的。

    王镡看着手中的军报,笑着对皇甫坚说道:「皇甫先生,真是让

    人没有想到啊,这幽国百姓如此厉害,居然能够在代郡和上谷郡这两个缺少耕地的地方开垦出这么多的良田,真是让人意外。」

    皇甫坚点点头说道:「是啊,当年我四处游历的时候,就发现代郡和上谷郡耕地不足以供养军队,而且那里多山多丘陵,平原很少,还被拿去养育战马,这就使得两郡百姓没有足够的耕地,就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自己。没想到这两郡的百姓居然在山中和丘陵中开垦出了农田。」

    王镡接着说道:「丘陵垦田尚可,可是山中垦田不但产出低,还会破坏山林,造成水土流失,最后引发自然灾害,这是必须要改正的。」

    皇甫坚虽然书读的很多,但是这方面的知识却比不上王镡,他出言劝阻道:「侯爷,这如果以法令让山中农田的主人弃田,会不会引发百姓们的不满?」

    王镡当然知道皇甫坚担心什么,他笑着说道:「尹鹤占据了代郡和上谷郡,代郡还算顺利,但是上谷郡却废了他好大的力气。上谷郡涿鹿县侯氏一族聚集涿鹿壮丁,组建私兵,据城而守。尹鹤破城之后,就将侯氏一族给抄了,不抄不知道,一抄吓一跳啊,这涿鹿县三分之二的农田都是他侯氏一族的,涿鹿县的百姓大多都是他侯氏的佃农、伙计。敢情这侯氏是涿鹿县的土皇帝啊。」

    皇甫坚明白了王镡的意思,他直接说道:「侯爷的意思是,将这侯氏的良田同山中之田置换?如此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王镡点点头,说道:「以同等面积的良田将山中之田置换掉,我不相信这些百姓不知道其中的好处。」

    皇甫坚同意了王镡的想法,他说道:「那么就这么办吧。我马上写成命令,由侯爷盖印,发给尹鹤。」

    王镡接着说道:「不光是尹鹤,关中也同样如此,虽然关中平原广大,但那只是相对而言的,相较于雍州整体来说,山地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两年连年征战,逃入山中的百姓肯定不少,他们不可能只啃树皮、挖鼠雀度日,定会在山中垦田,先生可以将这条命令,通行于雍州。老狼他们会知道怎么做的。」

    皇甫坚在纸上写完命令,就问道:「那侯爷打算直接让将军们负责吗?」

    王镡摇了摇头,说道:「我并州文武分治,将军们就是负责打仗,这种政务还是要交给郡府和县府的,同时还要设立都察院,以左、右都御史为掌事官,下设副都御使、佥都御史、以及郡、县级别的监察御史。」

    皇甫坚听到这个新设的机构,心想:这不就是御史台吗?但是这怎么这多人?他询问道:「侯爷打算任命何人为都御史?」

    王镡将军报卷起,在手中敲击一番,说道:「先把郡、县的监察御史选出来,然后试用,根据他们的业绩进行升迁。将上面的都御史都空着,让这些监察御史们有些动力。」

    这么安排的话,皇甫坚这边的工作压力就会暂时变大,不过他并不在意,这都察院早晚会自成体系,时间不会太长。

    手中有钱粮,心中就不慌。王镡看着军报上统计的数字,口齿生津,他瞥了一眼下方的皇甫坚,说道:「先生,尹鹤从代郡和上谷郡的府库里获得了大量的粮食、布匹和金钱,宋文柏在冀州也是同样如此,而且冀州的常山和中山两郡的世家大族在毋极甄氏的劝说下,积极配合宋文柏在两郡的举措,他那里也收获了大批的钱粮物资,如今这雍州之地只有酆鄗城、弘农郡以及豫州的雒洢郡,您看这些物资是否足够我并州军的支用?」

    他这话说的,那叫一个底气十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