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任重道远-《大雍一小兵》
第(3/3)页
在封建王朝时期,的确不能以贪污作为古代官员是否有功于社会的衡量标准。不说远的,就说近点的。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为了筹措军费,为了使自己能够顺利征倭,也曾有过贪污的事实。可是同他为大明朝做出的贡献相比,贪污都是小事。
王镡接着说道:「同贪官相比,什么都不干的庸官更可恨。作为朝廷的官员,就是为老百姓干事,为君王分忧的。可庸官却什么都不做,他们把政务军务扔给自己的属官,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
他们认为,当官解决问题,不能将一切情况事无巨细地理清,也不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若非如此,一旦出现某种意外,必定会影响自己的地位,没准还会遭受君王的处分。所以,解决问题需把握尺度,模棱两可即可。
狗屁的模棱两可,国家大事,事关百姓,怎么能允许他们模棱两可处置?!还有的庸官夸夸其谈,能说会道,可是实事一个都不办。
作为唐国的官,就是要干事,忠于职守、勤政为民,这是我唐国为官者的最基本要求!如果当官的在位不作为,拿了俸禄不干事,这样的庸官、懒官、太平官,同「泥塑的神像」有何区别?清廉是政之基,勤政是善政之要,既要讲廉政也讲要勤政。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安排。」
张耕黍、李肃杰等人听了王镡的话,纷纷恍然大悟。接着,他们就听到王镡说道:「速速给皇甫先生去信,冀州官员之事,是重中之重,这冀州光打下来还不算完,还要能够好好地治理。还有,这冀国皇宫以后开放给百姓们,他们随意参观,孩童可以随意玩耍。」
王镡到现在都没有建造任何宫殿,因为他觉得现在的自己没有那个需要,而且一座宫殿之内,维护成本太高了,唐国现在负担不起。
紧接着,王镡看着众人,说道:「信都拿下来了,接下来就是河间郡、渤海郡,幽国、沂国、豫国,是天下。我们任重道远,诸位可不要松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