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确实认识。”沈二说道,“我问过了,赵大人说,三日内必会破案,大家耐心等几天。” “好,好,只要有个准信儿就好。”李老爷子说,看着女婿的眼神满是赞赏。 以前还有人说,他把闺女嫁进沈家,是不待见女娃,故意把秀娘往火坑里推…… 现在咧,他女婿连官府的人都认识! 老爷子心中得意非常,再加上家里鱼塘的事已有着落,于是坐不下去了,干脆去村子溜达。 村头一户人家。 这家盖着敞亮的砖瓦房,院子用鹅卵石铺着,边上菜园子四周围着栅栏,再过去是鸡笼,里面养了好几只鸡…… 一看日子就过的不差。 “娘,灶咋是凉的,你怎么还没做饭,我都饿了。”去手帕交家遛弯儿回来的姑娘见锅是空的、灶是冷的,不高兴地说。 韩二娘回过神才发现这么晚了,本来心情就不好,听到闺女的话,更加烦躁。 “饿饿饿……你是饿死鬼投胎吗,没饭你自己不会做?催什么催,我是你娘又不是你买的丫鬟,别啥事都喊我。” 她闺女习惯了万事喊娘。 见娘如此凶神恶煞,吓得脸都发白了。 也不敢闹,瘪着嘴,朝厨房走去。 ……不做就不做,干什么这么凶嘛。 韩二娘看着闺女委屈的身影,顿时有些后悔。 让她不爽的是李家,是李秀娘……关闺女啥事,她实在不该莫名其妙发火。 这么一想,跟着朝庖屋走去。 只是,在村子看见的县衙的人就像悬在头顶的刀,让人惊慌失措。 韩二娘这顿饭做的状况百出,不是把菜炒焦,就是把面弄成浆糊,要么是弄撒了一袋盐…… 越做越烦,她干脆丢下手边的东西,脸色阴沉。 证据都被扔了,不会有事的,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在心里安慰着自己,韩二娘慢慢放下心,收拾庖屋的狼藉,重新开始做饭。 村里。 李家鱼塘被毁不是多难的案子,赵县尉又问又查,没多久就有了眉目,他往村头某家扫了一眼,收队回县衙。 瞧见这县衙的大人什么话都没说,就离开了,村中人很是纳闷儿。 “怎么走了,难道查不出来……” “应该很难查出来,李家鱼塘出事的时候大家都睡了,这咋查的出来。” “那李家不是白报官了?!还以为报了官很快就能抓到歹毒的下毒之人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