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华夏农业虽然已经成型,但是总经理的人选一直没有定下来。 而通过姚金波的介绍,李欢见到了吕元庆院士。 吕元庆,今年50岁,农业博士,农科院院士,曾经研发的新玉966,一度是国内最好的玉米种子。 甚至后来进行过两次创业,但是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吕元庆听到有人找他去做总经理,也有些意外。 种子的研发,不是一朝一夕的,很多时候也需要一些灵感,对于多数人天分、勤奋都足够,差的就是那一点点的灵感。 自从新玉966之后,吕元庆再也没有培育出来一个优秀的种子。 甚至一度被人认为江郎才尽,而后连续两次创业,更是让他曾经积累的财富烟消云散。 姚金波也不知道李欢为什么要找农业人才,刚好吕元庆也比较合适,所以就推荐了他。 李欢两人在建设总部港见的面,365大厦还没有交付,所以李欢平时办公还是在这里。 “你好吕教授,请坐。” 吕元庆没有想到,李欢这么年轻,他更偏向于技术人才,所以对于李欢是一点都不了解。 但是这么年轻的人,居然对农业感兴趣,还是让他很诧异的。 “你好李总。”吕元庆有些拘束。 在国内,对于农业的重视不算高,到目前几十年了,依然是小农经济,种子更是落后,这是国外经过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积累。 孟山都、杜邦、先正达,三大巨头几乎覆盖了全球百分之七十的种子和化肥农药市场。 所以,对于李欢组建的华夏农业,一点也不了解。 来看看也是给姚金波面子,李欢看吕元庆的状态就知道,恐怕觉得自己一个年轻人去做农业,很不靠谱吧。 做农业是不赚钱的,或者说利润是很低的。 做金融、地产、互联网,哪一个不是赚钱快的行业。 李欢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华夏农业的家底,“可能吕教授对于华夏农业不太了解,华夏农业是今年刚成立的新公司。” 吕元庆一听,心中一沉,已经在思考一会怎么拒绝了。 但是下面的话,让他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我们通过收购了十几家的农业公司,加上前期流转的土地,目前拥有的耕地面积达到了100万亩。” “而华夏农业,也不是仅仅去种植农作物,我们希望通过上下游的全产业链进行深刻的发展,为国内的农业做一个样板项目。” “除了耕地,我们收购了四家种子公司,涵盖了玉米、花生、小卖三大类种子以及各类蔬菜数十个品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