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布局芯片制造,萌芽要亲自下场!-《天天撒币》


    第(3/3)页

    “那简单啊,就在江城郊区承包一片土地,不就行了?”

    小叔张占南就是后者,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外出闯荡,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人,却愣是一步步做成了包工头。

    只要资金充足,这都不算是个事。

    因着amd持续亏损,交易审批通过基本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恰逢利晶集团遭遇债务危机,正是萌芽抄底的好机会。

    只可惜。

    全部加在一起就是51亿拨款,单月拨款额度再创新高。

    也有要强的。

    ——略——

    这丫头还挺有事业心,原本是计划在滨海城过年的,被舅舅、舅妈在电话里好一顿说教,这才不情不愿地回家。

    “是吧?”

    只所以现金流暴涨,只是因为从银行获得了120亿的贷款,同时还发行了十亿公司债,才得以让萌芽保持充裕的资金。

    想要小叔在心理上站起来,那就不能是简单的施舍,最好是能重新找到可以忙碌,甚至是为之奋斗的事业。

    相比上个月,萌芽账上现金暴涨114.5亿,并不是说实现了正向盈利。

    首先是农用机械的普及,需要的人力并不多。更重要的是,可以全家老少一起上阵,还能重新粘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哪里好的了,你小叔之前干包工头,一家人日子过的也还算滋润。现在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说跨就跨了,上有老下有小的。”

    整个萌芽系2013年全年研发支出突破三百亿,是很轻松的事情。

    “那要下这么大的血本,根本就没想着要赚钱吧?你小叔可不傻,会看不穿你这里面玩的小把戏。”老张还是有些担心。

    今天晚上,萌芽集团总部也将举行例行年会。

    老张难得眉头紧锁,“模板坍塌,伱小叔的左小腿算是废了。”

    张硕想要的,就是在叁星14纳米制程量产成功之前,将梁崧从叁星挖走,加入稻穗集团,提前参与到全球先进制程的竞争当中。

    跳过150纳米,直接进入到130纳米制程。

    因为梁崧的辞职,泰机电28纳米制程的量产迟迟无法实现,从10年拖到了11年,比计划晚了一年多。

    但张硕从来都不是一个怕困难的人,“你跟伍总监,先去高丽跟梁崧接洽,合适的时候,我再跟他亲自面谈。”

    在年会上颁发了最佳新员工,最佳员工,最佳运营团队,最佳研发团队,最佳进步奖,最佳关怀奖,最佳公益奖等各类奖项。

    合计上缴利润96.5亿,比上个月增加1亿。

    好在二月已经是预计最困难的一个月,等到下个月,两百亿服务费到账之后,萌芽的现金流就将得到彻底改善。

    别的不说,光是萌芽要进入晶圆代工领域,从投资利晶集团,到在江夏建设晶圆代工厂,再到后续的研发、量产等等。

    利润方面。

    ibm首先在研发上取得一些领先,并试图以此为筹码,继续统治整个芯片的制造环节,于是找到泰机电提出合作。

    利晶集团作为夷州行省的一家半导体企业,虽然不如泰机电那么风光,实力也不可小觑,旗下的利晶积成电子制造公司,就是一家晶圆代工厂。

    “别的不说,拼夕夕集团就可以作为生态采摘园的固定大客户,光凭拼夕夕集团总部的大食堂,就能消化大部分的蔬菜、鱼肉。”

    拥有了在半导体产业上的一席之地。

    这当然是非常困难的。

    有喜欢躺平的,巴不得领着补贴混吃等死。

    上午,张硕坐在办公室,签批了新一个月的拨款申请。

    “要快!”

    “好!”

    后面的故事就更传奇了。

    张硕之所以关注到利晶集团,是因为这家企业后来时来运转,不仅还清了债务,旗下的利晶积成电子制造公司还重新上市。

    “生态采摘农场,这,能行吗?我可是听说了,这种基本只有在大城市附近才能搞,我们老家那都是县城周边,没有客源吧?”老张却是不好忽悠。

    张硕当然也就看上了利晶集团这块肥肉,想要效仿原时空庐州的做法,投资利晶集团的同时,借助利晶集团在晶圆代工领域的技术积累,在江夏联合筹建属于稻穗集团自己的晶圆代工厂。

    被张硕这么一说,也是彻底勾起了老张的兴趣。

    别看21年芯片制程都已经卷到了5纳米、3纳米,甚至是2纳米,但是在千禧年前后,世界主流半导体企业都还在从180nm向130nm制程突破。

    晶圆代工事关半导体发展大局,彼此竞争也并非坏事,张硕必须要做万全的准备,断不可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至今仍未解决债务问题。

    刚回到家,家里的气氛却是不怎么好。

    毕竟说,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华夏微电子一家身上。

    本身也是互惠互利的事。

    92年,梁崧从amd离职,加入彼时还不怎么起眼的泰机电。

    生态采摘农场,就是一个不错的平台。

    就等着年会结束,好友之间聚一聚,浪一波之后,就各自踏上回家之路。

    人跟人是不一样的。

    萌芽集团总部今年的年会,办的格外节俭,既没有请明星助阵,也没有搞什么大场面,一切从简,更像是一场颁奖典礼。

    虽然张硕一贯坚持跟反对说,让家族成员进入萌芽系旗下的公司上班,但他又不是死脑筋,这种灵活变通还是允许的。

    张硕琢磨了一下,说道:“老张,你看,能不能以败家子基金的名义,在我们农村老家投资建设一座生态采摘农场,交给大伯、小叔他们共同打理。爷爷奶奶如果干得动,也可以搬到农场一起帮忙。”

    再之后。

    张硕不由竖起大拇指,钦佩于吕凯思维的敏锐。

    眼看就要跟不上泰机电的发展步伐,所以才会押宝梁崧。

    更不用说,梁崧身上既背负着叁星的竞业协议,还遭到泰机电的追杀。

    上个月,青鸟互娱上缴利润32亿,麦粒集团上缴利润60亿,青禾科技上缴利润2.5亿,萌芽金融控股上缴利润2亿。

    最重要的是,号称最强风投城市的庐州,原时空在15年的时候跟利晶集团合作,成立了号称华夏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晶和集成。

    少说也要砸下大几百亿的资金。

    也很合适。

    恰恰相反。

    前提是,之后的时间里,萌芽不再进行大手笔的投资。

    一直没有吱声的老妈,幽幽插了一句:“就算退休,那也得等抱上孙子再说。臭小子,你跟小西,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啊?”

    不想,这回老张竟然也跟着帮腔,“你妈说得对,等你跟小西有了孩子之后,我们老两口帮忙带,不用你们操心,你们继续过你们的二人世界。”

    “可不是嘛!”

    蔡漱玉馋孙子孙女都快馋哭了,“最好生一对双胞胎!”

    张硕:“.”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