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还是萌王牛哔,一下就戳破了补贴大战背后的脓包!” 二爷罕见变得犹豫,忍不住起身,来到落地窗前,眺望远方,仿佛能够看到远处萌芽产业园的雏形。 “猩红资本提出了一个,嗯,非常大胆的设想,就是想牵头,让阿狸点评跟诺米典评合并,组成一家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巨无霸,去跟青橙集团打擂台。” 甘心吗? 肯定是不甘心的。 言下之意,既然青橙集团的盈利预期不高,那又怎么配得上高估值? 明显自相矛盾嘛! “青橙集团的估值,体现的,是投资人对青橙集团长期发展态势的看好。正因为我们不搞激进式的补贴,才能成为消费者最后的选择。” 就像老大哥私底下说的那样—— 想想就很头疼! “是的。” 那么。 他们又不傻。 以及在那产业园里,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摩天大楼。 “最终的结果就是——” 张硕却是来了兴致,火力全开。 “咳……” “华夏互联网,还轮不到张硕一人来指点江山!” 包括陆建这个心腹。 再加上张硕在华夏的信誉跟超级影响力,阿狸、腾达甚至都还来不及讨论出应对策略,这一波舆论就已经迅速发酵,席卷全网。 这就很淦了!!! “所以,张总,这就是青橙集团,至始至终都没有参与外卖、共享单车等领域补贴活动的商业逻辑吗?”那位记者也是机敏。 人牛哔是正常的。 这上哪说理去? 就像现在拿出的解决方案。 听这表述就知道,二爷指定是已经将张硕的那番讲话给背会了。 就这样,伴随着大爷、二爷,以及远在京师的三爷,三巨头同时发力,再有猩红资本、老大哥等各方势力从中撮合。 相比之下,阿狸点评、诺米典评就惨了,了钱,还要被消费者骂。 “萌王说的太对了!” “好!” “可青橙集团的估值,早就已经突破了一千亿?” 仿佛就像是一根根刺,扎进了二爷的肉里,不断提醒着他,腾达再不是滨海城最靓的崽,其耀眼光环已经被另外一个天选之子夺去。 “现在的问题是,消费者已经形成了固有印象,在没有补贴的前提下,青橙集团就是最优选择。我们跟阿狸点评,就是次一等的选择。” 也算是及时止损。 二爷对于张硕的感官,是既欣赏,又忌惮的话。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青橙集团也跟着打补贴大战,那早就没有阿狸点评、诺米典评什么事了,还能轮得到两家蹦跶。 阿狸、腾达这些个巨头可以顶着长期亏损的风险,一路烧钱到底。 二爷眼神略微黯淡,说不失望肯定是假的。 话音刚落,现场突然响起热烈掌声,显示对张硕观点的认可。 以他的思维,下意识就认定,这是张硕祭出的商业竞争手段。 诺米典评也不会祭出补贴的大战。 更主要的是。 这还怎么输? “我想想” “张硕这一招,实在是太阴险了,直接就掀开了皇帝的新衣,让我们的所有应对,都将变得无所遁形。” “未来,无论如何,青橙集团都不能发起补贴,跟我们打擂台。” “说了什么?” 二爷面无表情,这一刻,谁也无法猜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因为张硕站在了道德制高点。 比较务实的解决办法,既不能一下就断了全部的补贴,又不能蠢到继续维持原来的补贴力度,只能是悄摸拉低补贴额度。 现在毕竟还只是13年,三巨头也都还有着各自的拥泵。 不然。 也是对青橙模式的认可。 “不得不说,萌王是真的刚,也真敢说!” 导致各大买菜平台,亏的连底裤都没了。 腾达集以往在各条新业务线上的打法,要么就是凭借自身绝对的流量优势,大幅度借鉴同行的做法,然后实现“李鬼代替李逵”,后来居上。 很有一种说,三巨头联手对抗萌芽集团的赶脚。 “因为至始至终,青橙集团都知道,我们是在做着一块钱的生意。” 张硕点头,“青橙集团应该是目前唯一接近盈利的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可即便是这样,对于青橙的盈利预期,依旧是偏保守的。” 无非就是要拉踩阿狸点评、诺米典评,扶持萌芽旗下的青橙集团上位。 陆建神情尴尬,事发突然,他还没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 “万幸还有青橙集团这么一道防火墙,让我们现在可以安心享受阿狸、腾达的补贴,而不用担心被割韭菜。” “怎么选,都是一个死字!!!” 可以说,眼下的这一出大戏,几乎就是原时空的翻版。 “所以才需要萌王这样的正义使者!” 难怪被称之为异类。 庆幸阿狸点评、诺米典评还没上市,否则比较引发一场股灾。 这还怎么斗? 二爷是真的很好奇,张硕那么年轻,怎么就有着那样的眼界跟格局呢? 实在是很不可思议。 “这样。” 这怎么能忍? “最起码一点,阿狸点评、诺米典评合并之后,就不用在补贴领域互相消耗,凭白便宜了青橙集团这么一个看客。”陆建补充。 而这么多股力量汇聚到一起,又是用来对付同一个目标,势必要在黑暗中,掀起一场看不见的惊涛骇浪。 “起风了……” 远在萌芽产业园的张硕,嘴角却突然露出一丝笑意。 让人不寒而栗。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