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如今,朝廷八成官员皆被斩杀,朝堂诸多事宜,无法及时解决,恐怕随时都要瘫痪的可能啊,对此,诸葛爱卿可有解决办法?” 说完,赵旭期待的望着诸葛亮。 他这番话里,核心就一句话:孤缺人了,你给出个主意! “大王!” 听到此言,诸葛亮淡淡一笑,拱手拜道:“今赵国遇危,群臣作乱,其心已异;大王能毫不留情,果断斩杀,实乃大唐之幸!” “况且,我赵国虽是偏隅小国,但国内能人贤士未必没有;只不过之前,太师把持朝政,群臣忤逆王意,淹没了诸多人才罢了!” 诸葛亮顿了顿,继续说道:“故,大王只需昭告选过,大行科举武考等措施,筛选人才,任人唯贤,又何愁无人可用啊?” 科举? 武考? 这是什么意思? 李牧一脸茫然,诸葛亮的话,说的每个字他都认识;可组在一起形成词汇,就完全不懂了。 “大王,此事交给臣;月余之内,臣定能令朝政恢复,井然有序!” 诸葛亮笑道。 “嗯!有诸葛爱卿此言,孤心稳矣!” 赵旭微微点头,心中不禁有些期待。 有诸葛亮在,朝堂上的很多事情,就变得简单很多了。 “对了,孤还有一事,想要询问诸葛爱卿的看法!” 赵旭又旋即问道:“近来,孤正为抵御魏军之事犯愁,诸葛爱卿,可有退敌之策?” “回大王,臣在来之前,便已对赵国之事,稍作了解。” 诸葛亮拱手说道。 “而今魏强赵弱,与之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故,臣以为,欲退魏军,需行三策!” “哦?” 赵旭一喜,连忙问道:“哪三策?” “第一策,征兵壮势,需大王下令举国征兵,鼓励民心,誓死捍卫赵土;如此,便可慑魏国军心,令其不敢贸然攻入邯郸!” “第二策,配备新式武器。此乃是臣研制而出的‘诸葛连弩’制作图,需大王即可下令,着工匠立即打造;务必在两日之内,赶出三千件来;如此,与魏初战,便可出其不意,重创魏军!” 诸葛亮从怀里掏出一张图纸,递给赵旭,才继续说道。 “至于这第三策,容臣卖个关子,暂不明说。” “哦?” 赵旭看了眼图纸,含笑说道:“若行此三策,爱卿有几成把握,可退魏军?” “回大王,前两策皆为虚张声势,唯有这第三策,才是真正的退兵之策。” 诸葛亮拱手拜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