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报!”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突然纵马奔来。不待战马止步,便慌忙下马,朝李牧单膝跪拜。 “报将军!前方发现两股势力,正在厮杀!” “哦?可曾看清,都是哪方人马?” 李牧当即勒马询问。 “回将军,双方皆无旗帜,故无法准确判断出处。” 斥候回道。 “不过,看衣着,其中一方应为我赵国燕北战士;与之鏖战的,应是蛮绒!” 蛮绒? 此话一出,李牧和祖大寿皆是一愣,对视一眼,神情疑惑。 难道,函谷关被破了? 否则,蛮绒又是如何入关的? “未必是函谷关被破,很有可能是从燕、秦两国的边界跨越进来的蛮绒,想要从内攻打函谷关。” 祖大寿很快做出判断,当即朝那名斥候问道:“前方战况如何?” “禀将军,两者人数相当,皆是千余人。不过,蛮绒一方,十分强悍,应为精兵;横冲直撞下,燕北将士似乎已孤立难支,败势显露。” “什么?” 听到此话,李牧更惊。 祖大寿的分析并非没有道理,函谷关尚在,燕北境内却出现了蛮绒作乱。十有八九,是潜伏进来,企图与关外蛮绒大军,里应外合,攻克函谷关的。 而一旦他们成功,届时函谷关必遭前后夹击,恐怕危矣! “祖将军,此事你认为当如何处理?” 虽然事情紧迫,但李牧却仍旧向祖大寿询问。 毕竟,当初长平一战,他可是亲眼看到过祖大寿率领的关宁铁骑的凶威。 “蛮绒彪悍,若是真让他们形成里外合击,函谷关恐怕不保啊?” “不过区区千余蛮绒而已,不足为虑;派遣我一万关宁铁骑,当做先锋,前往驰援即可!” 祖大寿不假思索道。 “如此甚好!” 李牧大喜,当即吩咐道:“传令下去,一万关宁铁骑,前往前方支援燕北战士!” “是!” 关宁铁骑统领侯高,当即应了一声;点齐一万关宁铁骑,疾驰而出。 “蛮绒在此时出现在燕北境内,必定是准备对函谷关下手了。我等再拖延一日,便会令函谷关多一份危险。” 祖大寿此刻提醒道:“李将军,以我之见,还是速速派人告知大王,同时加速前进,早日抵达函谷关才是!” “好!” 李牧也知晓此时情况危急,毫不迟疑,直接吩咐一名斥候通知赵旭,而后吩咐道:“传令下去,大军急速前进!” “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