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函谷关外。 战马嘶吼,大纛摇曳。 十万赵军,已齐聚城外,整装待发。 哒哒... 关内,一身黄金铠甲的赵旭,端坐在战马之上,徐徐走来。 在其身后,张飞、李牧、王容、祖大寿、赵展等一众大将,紧随其后,神情严肃。 众人一路穿行,穿过长街,直奔城门,速度却并不快,缓缓而行,不断与街道两侧,早早便等候于此的无数百姓,微微颔首。 这些百姓是来为他们送行的。 这是燕北的习俗,准确的来说,是函谷关每次抵御外敌的习俗。 曾今,他们就是这样目送一位位出关抗敌的燕北将士,然后迎接着镇北侯老将军一次次的凯旋而归。 直到数月前,北蛮的突然入侵开始,那次目送之后,等来的便不再是凯旋。 而是壮志雄飞的燕北将士们,马革裹尸,含恨而归的冰冷尸首。 而是一位位正值青春,风华正茂的燕北少年,战死沙场,遗尸荒野的噩耗! 那时, 多少燕北人的心在滴血, 多少燕北人的眼眶,泛起了泪光。 多少燕北人的心中,在痛嚎,在怒骂; 骂这个苍天瞎了眼睛、聋了耳朵; 竟没有看到惨死的燕北儿郎,也没有听到燕北百姓的殷殷期盼。 反而,还不断的还给燕北百姓,送来了更加惊天的噩耗--忠国爱民,镇守国门数十年的老侯爷,战死沙场的噩耗! 那一刻,对于燕北的百姓开始,是天塌了,地陷了,仿佛末日降临了! 可就在此时,赵国的王来了,他们的王,带着希望来了! 赵旭微微收回目光,不敢再直视这些百姓的目光,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仿佛是年迈的老母亲,在送自己子女远行,眼中充满了自豪、不舍、担忧、眷恋,以及祈祷。 这让赵旭不仅心头微痛,浑身微颤。 淋淋洒洒的雨水,下了两天;终于在这个时候,渐渐停了下来。 苍穹之上,云卷云舒;乌云退散,烈日刺出。 天,晴了。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就在此时,一声暴喝,突然自赵旭口中传出。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众将士、众百姓,在此刻齐刷刷望向赵旭,不禁疑惑。 大王,这是怎么了? 怎么突然吟诵起来了?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简单的两句,却仿佛无形之中,勾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某物,令他们不禁想要屏息聆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