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池中鱼盘中子-《彼岸为仙》


    第(1/3)页

    “何为顺天?”陆谨不明。

    “顺应天命。”僧人道:“仙子注定不凡,只是这个不凡是由你走,还是由他走的区别。”

    陆谨心惊,她上下仔细看着这个僧人,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仙子不要害怕,我确确实实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顺应天命?大师的意思是让我什么都不做任由其发展?”

    陆谨才不信他是普通人的说法,她救了这么多人也只有淡淡的功德金光,而这僧人身后的功德,到底要救多少人?

    “是也不是。”僧人不紧不慢的给陆谨解释道:“仙子又何尝知道,你与他,到底谁才是天命所归?”

    陆谨仔细回忆自己的点点滴滴,她心中一动:“细微之间,我便脱离了他设定好的轨迹。”

    僧人双手合十又打了声佛号,却是闭上眼睛,微微点了点头。

    “我以为这些都是我努力的结果。”陆谨苦笑:“原来我还是池中物盘中子而已。”

    僧人睁眼:“若鱼不努力挣脱网,便是盘中餐,若棋子不在重要的位置,如何留在棋盘上?”

    “钓鱼之人以鱼饵诱鱼儿上钩,执棋之人亦可放弃关键棋子。”

    “仙子。”僧人摇头道:“何必执着于掌控与不被掌控,在顺应天命与逆天之行之间选取一个微妙的平衡,达到想要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么?”

    陆谨笑着行礼:“大师所言极是,努力尚有希望,不努力只会先成为他人盘中之餐,只是不知为何大师会在此提点我。”

    “仙子这一行救了黎明百姓万千,若仙子在此之前便不再是自己,自然不会有功德在身,也不会遇到贫僧。”

    “只是贫僧是仙子遇到的第一个,会不会是最后一个,却要看仙子日后的抉择与打算了。”

    陆谨明白他的意思,如果自己不幸被人吞噬,或者说没坚持住本心,自然是遇不到他了。

    这是粗浅点的想法,更深一些的含义便是:僧人代表顺,陆渊代表逆,自己接近顺的时候才有生机。

    把握好平衡,一味的顺会成为提线木偶般的傀儡,一举一动都要顺应天意的安排,陆渊是毒药也是反抗的契机。

    没有过多询问僧人身上的秘密,陆谨拿了一壶茶,与他对饮论道。

    一待又是三日,陆谨便离开了。

    按照僧人的说法,塔与陆谨缘尽于此了。

    期间陆谨向他询问了功德与身上各色的光的事情。

    功德金光可以抵消杀孽,杀孽多了会影响自身渡劫,而功德越高,气运也就越好。

    身上的因果业障多了则会影响自己的前路,身上背负的因果越少,前路则是越坦荡。

    而陆谨身上的因果此生本是不多,但奈何她的来历太过复杂。

    想要摆脱这些因果,便只能看自己的选择了。

    世间很多的东西都是把双刃剑。

    有人如陆谨不喜杀孽,却也有人用杀产生出的力量等强化己身,那便是真正的魔。

    因果也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善有善果恶有恶果,若能参悟其中因果奥妙,因果便是可以利用的。

    陆谨听到这若有所思,她直接了当的问僧人:“你此时愿意为我解释这些,是否也有利用因果的想法。”

    “仙子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所以除了治病救人外,还引暗河来从根本解决干旱,而我去救一个普通人,和救一个可以救许多人的人也是如此。”

    这就是所谓的结善缘。

    离开那间寺庙很远,甚至出了凡人区域的范围,陆谨都在仔细想着与僧人间的谈话。

    坐在青鸾背上,陆谨回到了灵境中修炼,改变了容貌又带着面具的本体则留在外面。

    这里离无上门近,所以当时才会有无上门的修士过来挑选有灵根的孩童。

    陆谨没有去无上门,而是去了杻阳山。

    去了曾经去过的几个地方,包括遇到陈青竹陈青梅姐妹两的那个林子。

    那时来去匆匆,没有仔细看,如今用神识强大了许多,仔细观察下,陆谨还真的发现了点东西。

    拿着玄诛剑把地上的落叶以及一些枯枝清理到一旁,陆谨在一片泥泞的地上发现了一些带着腐臭味油渍的石头。

    没有伸手去拿,陆谨寻着这些石头走去,在前面不远处的位置挖出一具死尸。

    这死尸是站立着被埋进土里的,不知埋了多久,身上并没有腐烂,而且身上还带着淡淡的灵力尚未消散。

    皮肤除了发青外,倒是光滑,只一眼陆谨便知道这死尸生前是一名修士。

    正常杀人夺宝连尸体都会烧毁干净,自然不会留下这具尸体,此时这尸体在这,只有可能是在被人养尸。

    能做出这种事的,除了魔修陆谨还真想不到别的了。
    第(1/3)页